热点资讯
Trust钱包app下载 你的位置:TrustWallet官方app下载 > Trust钱包app下载 > TrustWallet官方app下载 【学术活动】第四届惠园“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专题三简报:“数字丝绸之路”制度框架与数字治理体系
TrustWallet官方app下载 【学术活动】第四届惠园“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专题三简报:“数字丝绸之路”制度框架与数字治理体系发布日期:2025-05-02 14:35    点击次数:141

主题:“数字丝绸之路”制度框架与数字治理体系

主持人:广州商学院 张庆麟教授

与谈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廖诗评教授

时间:2024年11月30日

(主持人:广州商学院张庆麟教授)

第四届惠园“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专题三的讨论由广州商学院张庆麟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张生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蔺捷教授、福州大学法学院赵希伟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杜康平助理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覃俊豪助理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胡弘志助理教授依次做主题发言。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廖诗评教授作为与谈人进行了点评。

一、发言人:张生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生教授的发言主题为《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立场转变:表现、动因和影响》。他认为目前美国主张的促进数据流动、禁止数据本地化的立场正在发生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国内法层面,通过《澄清合法使用域外数据法案》变相扩大美国获得国外数据的能力、以国家安全为由颁布行政令限制或禁止数据流向外国“对立方”、基于《出口管理条例》对与数据有关的出口进行相应限制;国际法层面,美国不仅撤回了在WTO电子商务谈判中提出的数据自由流动的主张,也在“印太经济框架”谈判中搁置该议题。针对以上政策转变,张生教授指出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美国意图通过该转变规制数字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明显针对中国;三是为了实现数字地缘背景下的“价值观输出”的目的。他还指出美国立场转变扩张了美国的“数据霸权”,也加剧了数据治理规则的碎片化。面对这种情况,张生教授认为,从宏观上中国可以积极推动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多边倡议和双边合作,同时加强国内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从微观上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司法的方式积极寻求相应的权益,等等。

二、发言人:蔺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蔺捷教授的发言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她指出,数据跨境流动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规制的差异,为跨境数据流动带来了诸多挑战。具体到金融数据领域,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个人金融数据出境的规制经历了从绝对本地化到有条件出境的过程。她认为,国家层面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应当加强“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跨境数据流动,为共建国家融入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提供硬件保障。另外,还应当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金融数据安全方面的合作,与共建国家商讨签署数据安全声明,针对数据安全标准认证,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监管、金融数据存储位置、企业合规审查认证等问题进行规制。在企业层面,蔺捷教授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金融数据的出境合规要点,为企业满足金融数据出境合规要求提供了指引。

三、发言人:赵希伟

(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希伟副教授的发言主题为《“数字丝绸之路”的货币秩序建构和货币治理合作》。他首先提到“数字丝绸之路”下货币治理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一方面跨境支付的需求客观上推动货币跨管辖区的流动,经济贸易的范围决定货币流通的范围,商品的流动决定货币的流动,因此货币流动跨管辖区是一种必然,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中很多国家的货币主权实力较弱,所面临的冲突更多,更需要通过货币合作来维护自身的货币主权。他认为应当从功能视角下重新阐释货币主权的概念,思考如何提升货币治理能力,TrustWallet官网如何实现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 Trust钱包下载而不是关注国家可能拥有或者未拥有货币主权这一单纯的静态概念。赵希伟副教授最后提出中国主导“数字丝绸之路”货币治理合作的实现路径,一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数字货币跨境流动原则,即无损、合规、互通原则为基础;二是以国内规制带动规制协调;三是通过技术共享推动国际或者区域的标准构建;四是通过区域合作逐步驱动全球治理的实现。

四、发言人:杜康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杜康平助理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认识论视角下中美国际数字贸易规制比较研究》的演讲。杜老师采用桑托斯的南方国家认识论作为理论框架,探讨了中美在数字贸易规制上的差异。该理论强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数字贸易规制上的认知差异,指出西方思维常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杜老师详细解释了缺席社会学、发生社会学和知识生态学三个概念,并指出发达国家的认知逻辑将经济增长视为正当目标,而忽视了其他发展模式。他批判了美国数字贸易规制中的自由市场模式,认为这导致了数据殖民主义和规制帝国主义,美国通过市场效率逻辑从资本密集地向资本稀疏地扩散,寻求廉价数据积累。与此同时,中国建立了更为宽松的数字贸易规制解放区域,允许基本安全和公共政策的例外,展现了多样性。杜老师强调,通过建立对话和知识生态,发展中国家可以挖掘和实验自己的实践,以实现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平等对话。他提到RCEP中规定的电子商务对话和联合委员会解释,为发展中国家间的知识交流提供了平台。杜老师的演讲为理解中美数字贸易规制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数字贸易中寻求平等对话和知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五、发言人:覃俊豪

(四川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

覃俊豪助理研究员作了主题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单边主义措施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应对》的演讲。覃老师首先分析了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和国际税收规则的过时问题,以及数字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所承担的税负问题。税收单边主义措施包括商品税、财产税和所得税,其中数字税成为讨论焦点。随后,他讨论了数字税的单边、双边和多边性质的应对方案,并强调了税收情报交换从定期交换向自动交换的发展趋势。他还探讨了中国是否应立法数字税,以及如何构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以提高税收确定性、改善税收环境,并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

六、发言人:胡弘志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胡弘志助理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目为《汇率操纵预警机制的逻辑及中国选择》的主题演讲。他解释了《美墨加协定》、2020年《中美经贸协议》中引入的汇率操纵预警机制,强调了透明度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胡老师指出,该机制并未给中国带来新的国际法义务,因为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公布特殊标准义务相重合。他从技术逻辑、货币主权逻辑和外交政策逻辑三个角度分析了汇率操纵预警机制,并讨论了中国在接受这一机制时应注意的问题。他强调,美国在推动汇率操纵预警机制时展现出防御性意识,尤其是在避免货币政策影响方面。他提出,中国应关注汇率操纵预警机制中的规则,这些规则要求缔约国披露数据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金组织在汇率上的管辖权,使美国在规制问题上更具主动性。

与谈人:廖诗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廖诗评教授对本专题发言人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分别与每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针对张生教授的发言,他总结指出,中美两国对于保护数据安全的着眼点不同,美国重点在于规制数据公司,而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两者在路径上存在差异,并最终导致结果的差异。对于蔺捷教授的发言,他补充提到,关于金融评估,目前国内法层面对信息分级有初步的设计,但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困境。例如安全评估的具体流程,由于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整个评估往往无法在法律规定预设的时间内完成,导致流程迟滞的问题出现。随后,廖诗评教授与赵希伟副教授就货币管辖权以及跨境问题展开了讨论,赵希伟副教授对货币管辖权进行了阐释并对货币法域外效力进行了说明。针对杜康平助理教授的发言,廖诗评教授认为该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角,他提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项目很少采用条约的形式,而倾向于采取柔和的方式,例如备忘录,而这其中蕴含着“一带一路”的特色。对于覃俊豪助理研究员的发言,他提出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即税法是否意味着从行为的角度考虑,那么交易存在多个环节,是选择多环节逐一征税还是选择将部分环节视为一个环节征税,抑或是将整体当成一个环节征税,这个逻辑决定了税法未来的发展。针对胡弘志助理教授的发言,他认为报告条理很清晰,同时补充建议在描述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关注实践中相关条款的后续发展情况。

主持人张庆麟教授表示,六位发言人围绕数字治理,基于货币、税收、金融、数据等方面进行的讨论成果颇丰,同时与谈人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张庆麟教授对出席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感谢。

附:相关链接

【学术活动】第四届惠园“一带一路”法治论坛成功举办

https://www.bitpieqbz.com

【学术活动】第四届惠园“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专题一简报:“一带一路”规则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学术活动】第四届惠园“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专题二简报:经济制裁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